游客发表

長虹陳科宇:電視模塊化是融合、是協同,是1

发帖时间:2025-11-02 13:50:00


   五一前電視廠商紛紛推出自家新品,有大屏4K的,有曲麵的,有量子點的;有大尺寸的,有小尺寸的,有大小尺寸通吃列的;有以硬件為主的,有以內容應用等製勝的;有傳統電視廠商的,也有互聯網企業的……總之是一大波新品瘋狂來襲。   在這熱鬧的新品季,記者邀請各大家電企業的2015新品領頭人、產品經理們,從產品層麵解讀自家的戰略選擇——是不是4K?是不是曲麵?是不是量子點?並力圖探討是硬件為主流,還是軟實力(內容、應用等)占上風。 
  長虹CHiQ二代電視產品經理陳科宇   特色、軟件定義硬件    催生智能家電新品問世的關鍵   2014年,長虹推出首款三網融合智能電視——CHiQ電視。2015年,CHiQ電視二代發布,並喊出“不做低頭族,Look up!”的口號。   陳科宇表示,CHiQ電視二代不隻是顯示技術迭代,也不僅是智能應用體驗迭代,而是在硬件與軟件實現融合式迭代。給用戶從看電視到玩電視的深度轉變:從去年CHiQ電視一代創造的“隨身看、多屏看、分類看”,到CHiQ電視二代帶來的“極速玩、同屏玩和直播玩”。他強調,CHiQ一代電視將同步享受CHiQ二代電視的軟件升級服務。   據陳科宇介紹,CHiQ二代電視是全球首款移動互聯網電視,基於長虹自主研發的“M+雙芯”技術,首次將10核電視芯片與12核移動芯片進行無縫對接,打破了長期以來移動終端與電視終端“兩條腿走路”的分裂現狀,將現有移動端中適合電視端觀看和娛樂的內容進行選擇後全麵打通,將帶給人們全新的玩電視體驗和看電視享受。   當電視長了一顆移動的“芯”,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意味著什麽?陳科宇表示,這不僅是實現電視端和移動端內容的實時跨界融合,更重要的是可以基於長虹雲服務平台和大數據支撐,從而實現智能導視,在線相冊以及大屏遊戲等極致體驗。   擺在電視廠商麵前現在有兩條線路:硬件線路和軟件融合硬件,長虹是怎麽選擇的?陳科宇直言,長虹選擇的是軟件融合硬件的路線。他說,作為從傳統家電企業向智能化、互聯網化方向轉型的代表,長虹能夠率先在中國若幹實力雄厚的家電企業開展智能化和互聯網化轉型探索並獲得成功絕非偶然。長虹在硬件、軟件、網絡信息服務方麵積累起的整體性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不僅是互聯網企業無法比擬的,而且在家電企業中也處於領先地位,這也是長虹CHiQ係列產品能夠快速落地的基礎和前提。   陳科宇說:“長虹已經形成以‘軟件+硬件+服務’為代表,定義信息家電的核心要素(技術、管理模式、人才儲備等),以及麵向大數據時代的智能基因,走出了一條具有長虹特色的‘軟件定義硬件’的差異化智能家電路線,而這也成為推動長虹迅速向互聯網轉型,不斷催生智能家電新品問世的關鍵。”   麵對互聯網+,咋辦?   大數據雲服務平台,長虹實現互聯網+最重要的支撐手段   中怡康在《互聯網+時代智能家電行業展望》報告中指出,企業越是了解客戶,越接近客戶,就會帶來更多的盈利可能。那麽,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長虹是如何應對的呢?   據陳科宇介紹,圍繞“互聯網+”,長虹正在探索一些新興業務,搭建了三個重點平台,即智能研發、智能製造、智能交易。   a、打造智能研發平台,創新敏捷研發模式。強化研發能力建設,建立敏捷研發模式,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研發體係。打造智能研發管理平台,實現內外部協同研發,支持千人級項目管理,提升研發效率,確保有效管理。整合全球資源,打造一流的軟件與服務中心、技術中心,提升終端平台、雲端平台和應用軟件的能力;加強互聯網業務的平台建設、運營和運維能力,推動公司向互聯網業務轉型。   b、打造智能製造平台,促進製造轉型升級。通過互聯網和雲平台技術,承接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進行全球協作製造;以產品模塊化設計為基礎,通過生產信息化係統改造、自動化設備改造、供應鏈整合優化,實現前後端製造高度協同,打造具備自由切換大規模流水生產和個性化定製生產能力的智能製造平台,突破現有製造理念和思維約束,建立全新的製造模式,促進長虹製造轉型升級。   c、打造智能交易平台,創新互聯網化營銷模式。整合電商、物流、售後、用戶交互等資源,打造互聯網營銷平台,促進公司電商業務和營銷模式的創新。以O2O(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平台為核心,建設營銷業務信息化係統,實現客戶的信息維護、庫存實時管理、用戶信息收集;建立便捷物流體係,通過終端客戶實現最後一公裏配送,實現客戶短物流配送能力;強化用戶互動,提升物流、售後、交易支付等方麵的用戶體驗,樹立良好的口碑,提高用戶粘度。   隨著互聯網、雲計算、移動通訊等技術的發展,數據成為各行各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產,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數據(Big data)分析從各種各樣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中獲取有價值信息,幫助各行業進行決策。而長虹,也順勢而為,推出了大數據平台。   據了解,長虹在2014年5月份成立了軟件與服務中心,現在已經超過千人,研發內容從機芯的終端軟件,到平台端軟件,一直到移動端軟件。同時,長虹擁有大數據處理能力,以及龐大的服務器資源,在這個大數據平台上,長虹每天收集、處理、分析近300萬台智能終端的運行狀態,約1.2PB的數據量,通過對11大類,584個緯度的用戶非敏感數據的采集和觀察,進而推出提升用戶黏性的應用智能導視,提出新一代CHiQ產品改進建議,最終提升用戶的使用價值。陳科宇表示,長虹的大數據雲服務平台將成為長虹實現互聯網+的最重要支撐手段。   未來,電視啥樣?   軟硬件可升級,與其他智能終端互聯互通互控及內容交互協同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h對去年世界各地電視尺寸進行的調查表明,中國電視平均為41.7英寸,首次超過北美地區(平均41.6英寸)。中國市場銷售的55英寸以上的大型電視從2013年的453萬台上升到2014年的709萬台,提高了56%。那麽在長虹看來,就電視機的尺寸而言,哪個尺寸最主流?陳科宇認為,一級市場以50寸為主;二三級市場42-50寸為主。除了電視尺寸,陳科宇還指出,3D、4K目前已經是長虹高端電視的標配。   在長虹的眼中,未來電視是什麽樣子?陳科宇認為,電視應該是軟硬件可升級,與其他智能終端互聯互通互控及內容交互協同,為消費者帶來越來越自由、精彩的生活享受。而分體電視(模塊化)是未來電視的趨勢之一,一方麵是為了更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實現私人訂製;另一方麵,也便於硬件升級,提升電視的運算能力。同時,模塊化並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融合、協同,1+1>2。   《2015-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共有潛在智能家居用戶1億人,隨著經濟水平不斷提高與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智能家居生活將會快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產值將達1萬億元,其中硬件與軟件領域將分別獲得6000億與4000億的產業規模。對智能家居而言,電視有著其不可撼動的地位。陳科宇表示,在智能家居中電視是娛樂及大屏的顯示中心,同時也是內容交互與信息存儲、分析和處理中心。   陳科宇表示,長虹CHiQ二代電視采用“Mobile芯+TV芯”,即裝有“移動芯”的移動模塊和TV通過“DCC協議技術”實現了無縫鏈接與聯動,並與長虹強大雲服務大數據處理平台協同,使CHiQ二代電視具備了超級信息運算、存儲、分析和處理能力,成為移動互聯網生態圈中智能應用與內容交互的中心。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