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顆巨大的氣體行星圍繞一顆相對較小的恒星運行的插圖。(圖片鳴謝:uux.cn/羅伯特·李)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美國太空網(Sharmila Kuthunur):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類木星行星可能在太陽係附近的行星際空間中經常出現,特別是在類似於我們太陽的恒星周圍。
如果未來的觀測證實了這一假設,這將意味著我們太陽係的結構並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不尋常。
我們太陽係形成的環境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之前的研究提出了兩個領先的理論。一種理論認為,由於附近的一顆恒星變成了超新星,該係統誕生在富含金屬的環境中。根據這一理論,這顆恒星將重金屬帶回了年輕的太陽係,這些重金屬是由更輕的元素經過億萬年的結合而產生的。一種相反的理論認為,我們的太陽是由低密度環境中的氣體和塵埃分子雲形成的。
意大利帕多瓦天文台的研究員、新研究的第一作者拉斐爾·格拉頓(Raffaele Gratton)告訴Space.com,隨著最新發現,類似木星的氣體巨星在附近宇宙中的其他類似太陽的恒星中很常見,這項新研究“帶來了新的結果,支持了太陽係形成於安靜、低密度環境的觀點”。"未來更廣泛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澄清這個問題."
為了得出他們的結論,Gratton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附近一個被稱為β Pic移動群(BPMG)的移動恒星群的數據。這組恒星距離地球大約130光年,由146顆恒星組成,這些恒星被認為是同時從同一個分子雲中誕生的,這意味著它們預計具有相似的化學組成。
在這組恒星周圍,以前的研究已經發現了四顆類似木星的行星——但新的研究集中在30顆比太陽大0.8倍的恒星上。根據這項新的研究,其中20顆恒星可能擁有穩定軌道上的類木星行星。
這些恒星周圍存在氣體巨星的可能性非常令人驚訝,因為新研究中研究的所有30顆恒星都隻有2000萬年的曆史——比我們的木星被認為是在其周圍形成的1億年的太陽年輕得多。
盡管BPMG星團是離地球最近的星團,而且模型已經表明類似木星的行星可能很容易在這類恒星周圍形成,但研究這些行星是很棘手的。格拉頓說,類似於氣體巨星遠離太陽的軌道,其他太陽係中的類木星行星也可能以相當大的距離圍繞其恒星旋轉——以至於它們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完成一個軌道。
因此,觀測這種係統的望遠鏡必須收集幾十年的數據,才能探測到一顆行星從其恒星前麵穿過,這一事件被稱為淩日。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當行星從恒星的一邊穿過另一邊,恒星的亮度短暫下降時,淩日就被探測到了。這是目前探測係外行星最常規的方法。
格拉頓說,類木星行星長達幾十年的軌道意味著現有的淩日數據是不充分的,因為我們至少需要三次淩日才能探測到一顆行星。
“僅僅三十年前,我們還不知道太陽係外有任何行星,所以我們在發現某類行星方麵仍然有困難也就不足為奇了,”他補充道。目前,“我們隻能探測到類木星行星中質量最大的。”
例如,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窺視了一個令人驚歎的、仍在形成中的行星係統,它距離地球5000光年,其塵埃團塊有一天可能會出現在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中。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周二(10月16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