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職場故事:我憑什麽沮喪的故事

发帖时间:2025-11-02 09:06:28

  作者: 木瓜

  2004年12月12日星期天晚上九點,我在家看電視。手機突然之間之間之間響起,是我的老板MTV電視台亞洲區的主管。事先我是台灣MTV的董事總經理。"Tom,你可不可以到遠東飯店來一趟。我和總部的幾位同事在這裏。"

  老板的辦公室在新加坡,我並不知道他來了台灣,更不知道總部其他同事也來了。電話中我沒有多問,掛上後馬上易服服。我知道:這是大事。

  二十分鍾後我走進飯店咖啡廳,社交過後老板岑寂地說:"Tom,台灣分公司必須裁員。"

  我追念到半年前,進入MTV台灣分公司的第一天,老板幫我辦了一個風光的Party.五十位同事齊聚在聚會會議室,老板高調地介紹我,同事們掌聲響亮,甚至有些誇張。我像得獎者一樣一邊揮手一邊走上台,然後簡短卻果斷地宣布了我對公司未來的願景。我看到台下半信半疑的眼光,我提高音量,試圖把大家的嫌疑壓下去。講完下台,掌聲比上台時更響。但我沒有得意,隻有壓力。當我接下MTV董事總經理的職務時,老板明確地通知我他的期望:我請你隻為了一件事――增加公司的利潤。

  多麽直接、誠實的期望!他沒有要我打造品牌、沒有要我振奮士氣,他沒有要任何虛無縹緲的東西。他隻要所有老板和股東最需要的,也是所有專業經理人最應該給的"利潤".

  上任後,我才發現"增加利潤"並非那麽輕易。方式很簡樸,開源撙節而已。但實行起來,四處碰壁。

  "開源"就是要多賣廣告。境內廣告主買廣告時以收視率為標準,MTV是專業的音樂頻道,雖有忠厚的年輕觀眾,但收視率比不上一般綜藝台或新聞台。收視率不好,廣告就難賣。

  "開源"困難,"撙節"就主要。公司有五十人,每月的流動成本是重重的的負擔。"裁員"這敏感的字眼,像農藥或味精,看不到,但一向在那裏,洗也洗不幹淨,直到某一天爆收回來。

  上任半年後,它爆發了。在遠東飯店,老板說:"Tom,我們需要你留下來,但公司必須裁掉一些人。"老板打開桌上的數據夾,拿出一張紙,"這是我們發起的做法。"

  聽到自己沒有被裁,我的鎮靜消退了,但馬上湧上的是沮喪。

  他打開的,不隻是數據夾,也是一罐小蟲。發起做法包括裁員名單,我看著那張表,上麵一個一個的名字,像蟲一樣,從我的眼睛,爬進我體內,接下來幾天幾夜,不停啃噬我的內髒。

  我已在外商公司工作十年,看過裁員的場麵。大家都喜歡雇人,沒有人喜歡裁員。我們喜歡把裁員的老板看成豬狗不如的冷血植物,但他們也隻是在執行資本主義中一件不悅的差使。資本主義也有許多快樂的事,如高薪、盈餘、股票選擇權,但裁員顯而易見不是其中之一。

  所以我對資本主義,對於"裁員"本身,並沒有情緒反應。事先我在遠東飯店之所以沮喪,是因為連發起的裁員名單都出來了,我卻從頭到尾絕不知情。以至於幾天前,跟同事一路吃晚飯,酒酣耳熱之際,我還拍拍同事的肩膀,毫無保留地激勵他們說:"我挺你們,我們一路大幹一場!來,我先幹為敬!"

  那晚的聚會會議結束後,老板送我走出飯店。(www.limaogushi.com)他說:"Tom,公司對你依然有信念的。這次整頓後,我們一路再把公司做起來。"我沒有響應,麵無表情,坐上出租車。回家後,我的沮喪慢慢變成岑寂的分析。

  我憑什麽沮喪?憑什麽擺臭臉?這並沒有不公平。公司付我高薪,給我福利,事先就說得很清楚:增加賺錢。我也答應了,薪水也拿了、花了。現在我做不到,公司親自來做。天經地義!我做不到,要讓總公司的主管犧牲周末,大老遠飛來收拾爛攤子,是他們該擺臭臉,不是我。

  決策曆程中沒顧及我的感受?這是哪裏?我是誰啊?這是一家公司,不是心靈成長班。我是專業經理人,不是精神科的患者。長大吧,王文華!在競爭猛烈的資本主義中,公司不可能時時候刻顧及到每個人的感受。在你上任那天,公司非常顧及你的感受,給你辦了一個既有麵子又有裏子的Party.但那是特例,不是常態。你不能把福氣當成空氣。

  再說,當你這個月沒辦法交出預算書上的利潤時,你可曾顧及老板的感受?於是我的情緒很快就平複了。接下來一整夜我想的,是更深、更主要的問題,為什麽我沒能達成公司交付的使命?為什麽我失敗了?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