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利福尼亞灰熊(Ursus arctos californicus)與今天在黃石國家公園和阿拉斯加內陸發現的灰熊體型相似。(圖片來源:uux.cn/Georgia Evans via Getty Images)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生活科學(Sascha Pare):新的研究發現,已經滅絕的加利福尼亞灰熊並不是人類所描述的那種巨大、嗜血的“超級灰熊”。
原來,在歐洲殖民者和美國殖民者開始在加利福尼亞耕作後,曾經大量存在的灰熊大多是素食者,隻是偶爾會沉迷於家畜。與當時的普遍看法相反,這些灰熊也沒有長到可怕的比例,而且很少(如果有的話)達到人們經常提到的2000磅(900公斤)的體重。
最後一次可靠地看到加利福尼亞灰熊要追溯到1924年,棕熊的亞種很可能在那之後很快就滅絕了。根據周三(1月10日)發表在《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一項研究,曆史資料一貫將加州灰熊描繪成凶殘的野獸——但這些記錄比熊本身更準確地反映了當時對野生動物的普遍態度。
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寫道,“當加州灰熊滅絕時,它已經出現在一個巨大的文件和圖像檔案中,”這表明熊襲擊了人並大量殺害了牲畜。佛蒙特州米德爾伯裏學院生物學和環境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作者Alexis Mychajliw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生活科學》,“雖然這些事情在某些方麵是真的,但肯定不是全部。”
在1769年至1848年的西班牙傳教和墨西哥牧場時期,農場如雨後春筍般遍布全州,迫使灰熊縮小棲息地。1849年的淘金熱,以及隨後加州在1850年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引發了移民潮,給看跌者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測量了加州灰熊毛皮和骨骼中氮和碳的穩定版本或同位素的豐度。同位素因食物來源而異,並通過食物進入動物組織,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揭示動物吃了什麽。
結果表明,在第一批歐洲人於1542年抵達該州之前和之後,灰熊基本上都是素食者,這與現代棕熊的飲食是一致的。
但是在第一批定居者到來後,加州灰熊的肉類消費量翻了一番還多。根據這項研究,來自家畜和野生陸生動物的肉類從1542年前占他們飲食的9%飆升至歐洲人踏足加州後的26%。“由於景觀的變化以及新的蛋白質來源——牲畜——的到來,熊很可能增加了肉類消費,”Mychajliw說。

曆史記載將加州灰熊描繪成好鬥的“超級灰熊”(圖片來源:uux.cn/Bildagentur-online/Getty Images供稿者)
根據這項研究,這種飲食變化在當代的報道中被誇大了,這鼓勵了對加州灰熊的廣泛迫害,並最終導致它們的滅絕。
報紙也過分誇大了加州灰熊的體型。當研究人員測量自然曆史收藏中的頭骨和牙齒時,他們發現滅絕的熊並不比今天生活在北美的灰熊大多少,平均體重可能約為440磅(200公斤)。
曆史高估可能是由於獵人瞄準了最大的熊。研究人員在研究中寫道:“剪報中報道的熊經常被作為戰利品殺死,作為宣傳噱頭的一部分,甚至被賣作肉食。”“因此,既有金錢上的刺激,也有聲譽上的刺激,既要捕捉盡可能大的動物,又要誇大被捕捉動物的體型和攻擊性。”
研究人員強調了1889年作為出版噱頭的一部分在帕薩迪納北部捕獲的加利福尼亞灰熊Monarch的悲慘故事。動物園管理員確信灰熊是貪婪的肉食者,給Monarch喂了大量的生牛肉、蘋果和餅幹,這導致它變得肥胖並患上骨關節炎。研究人員寫道:“Monarch死時體重1127磅(511.2公斤),是我們樣本中加州灰熊平均體重的兩倍多。”